热门搜索:
北欧化工PP Borealis RB307MO聚简称PP,是一种无色、无臭、无毒、半透明固体物质。 聚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,为无色半透明的热塑性轻质通用塑料。具有耐化学性、耐热性、电绝缘性、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,这使得聚自问世以来,便迅速在机械、建筑、纺织、包装、汽车、
电子电器、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。 随着我国包装、电子、汽车等工业的快速发展,快速的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。而且因为其具有可塑性,聚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产品,高强度韧性和高耐磨性能已逐步取代金属的机械功能。 另外聚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复合功能,在混凝土、纺织、包装和农林渔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。小鼠以8g/kg剂量灌胃1~5次,未引起明显中毒症状。大鼠吸入聚加热至210~220℃时的分解产物30次,每次2h,出现眼粘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。与聚相同禁止用其再生制品盛装食品。
供需现状:由于我国聚的供需差距较大,近年来,大多数新的大型炼油、联产项目和煤烯烃项目都配备了聚装置,因此,未来中国聚产能将大幅增加。同时,还需要考虑那些小型的落后聚安装技术,尤其是间歇式小体法装置将被逐步淘汰,估计等到2025年聚在我国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更高的水平。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对各种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,导致了对聚的消耗量达到有史以来较高水平,因此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聚较大消费国家。2003年,我国聚的消耗量已经达到532万吨;2007年率先达到1000万吨;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,略降至1079万吨;2018年,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内需求的推动下,增长至1232万吨。
北欧化工PP Borealis RB307MO废旧PP再资源化技术:聚(PP)是目前*二大通用塑料,随着建筑、汽车、家电和包装等行业的发展,废旧PP成为近年来产量较大的废弃高分子材料之一。目前,处理废旧PP的途径主要有:焚烧供能、催化裂解制备燃料、直接利用和再资源化。废旧PP再资源化技术不断发展,采用与其他聚合物合金化或与填料复合化,可明显改善废旧PP的加工性能、热性能、物理和力学性能,实现废旧PP的高性能化。复合化:复合化是将废旧PP与非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,是实现废旧PP高性能化、功能化的主要途径。废旧PP复合化可改善其刚性、强度、热学、电学等物理与力学性能,降低成本等。 按照填料成分可分为无机填料和**填料。合金复合化:为充分发挥合金化和复合化优点,有研究者开始将合金化和复合化结合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废旧PP物理与力学性能,实现废旧PP高性能化和工业化,如**填料和弹性体、无机填料和弹性体结合改性废旧PP等。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:废旧PP和滑石粉填充废旧PP复合材料在低温下的断裂均为脆性行为,EOC(-共聚物)加入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;EOC增韧滑石粉填充废旧PP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并不随着回收次数增加而变化。
北欧化工PP具体型号及性能: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A130E | PP | 耐腐蚀; 耐用的; 良好的抗冲击... | 配件;管道; 水暖零件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A130E-6017 | PP | 耐腐蚀; 耐用的; 良好的抗冲击... | 配件;管道; 水暖零件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A130E-8427 | PP | 耐腐蚀; 耐用的; 良好的抗冲击... | 配件;管道; 水暖零件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A130E-8427(工业) | PP | 耐用的; 良好的抗冲击性;良好的加工性... | 配件;工业应用;管道; 水暖零件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A7050-GN | PP | 中等耐热性;有核;无规共聚物 | 配件;管道; 水暖零件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B206MO | PP | 联系清晰;成型周期快;良好的表面... | 瓶子;化妆品包装;化妆品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B307MO | PP | 耐化学性;联系清晰;尺寸好... | 容器;化妆品;家庭用品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B344 | PP | 刚性好;良好的表面光洁度;韧性好... | 汽车应用;汽车内饰件...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B354 | PP | 刚性好;良好的表面光洁度;可回收材料 | 盖子;防护罩;白色家电和小家电 |
Borealis 北欧化工 PP RB361 | PP | 刚性好;良好的表面光洁度;可回收材料 | 电器;家庭用品 |
性能:物理性能:聚为无毒、无臭、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,密度只有0. 90--"0. 91g/rm,在当代所有塑料中较轻的品种之一。它对水特别稳定,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. 01%,分子量约8万一15万。成型性好,但因收缩率大(为1%~2.5%).厚壁制品易凹陷,对一些尺寸精度要求高零件,还比较难达到要求,制品表面光泽好,容易着色。
发展简史:1954年G·纳塔首先将聚合成聚(采用铝钛的氯化物做催化剂),并创立了定向聚合理论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1957年意大利的蒙特卡提尼公司和美国赫克勒斯(Hecules)公司分别建立了6000t/a和9000t/a的聚生产装置。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。80年代至今,聚产量在合成树脂中居于**,现在仅低于聚,居*2位。 中国于1962年开始研究聚生产工艺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聚在中国发展迅速。我国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关于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,先后建立了燕山、扬子、辽阳等一批大中型聚生产设施,各地也兴建了大量小型散装聚生产设施,并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生产规模的大幅度增加,促使我国聚树脂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。2012年,我国PP生产能力达到1296.7万吨。 2015年,我国PP产能为2013万吨/年。